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地貌图

1. 巴西概况

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南美洲的一半,世界第五。总人口2.139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海岸线在大西洋沿岸,长达7400公里,美丽而多样。

2.巴西简史

1492年8月3日,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CRISTOVAL COLON)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过艰苦航行,于1492年10月12日凌晨发现了陆地,以为到了印度,哥伦布就叫当地土著居民为INDIOS印第安人。

1500年3月9日,葡萄牙国王玛奴尔一世派遣卡布拉尔率领十三艘船队,共1,200人,由里斯本出发,沿着哥伦布走过的航线前往印度。历经重重困难,由于偏航,于4月22日偶然抵达南美洲东北部。23日卡布拉尔登陆插上十字架宣告占领,并取名叫“真十字架之国(Terra de Vera Cruz)”,即现在巴西。在该地短暂停留后,卡布拉尔于5月3日启航,向真正目的地印度驶去。

同行一个船员、意大利航航家、探险家、银行家亚美利哥(Americo Vespucio)亚美利哥,则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作了详细考察,并编制了最新地图。1507年,亚美利哥的《海上旅行故事集》一书问世,在书中叙述了“发现”新大陆的经过,向世界宣布了新大陆的概念,后来人民就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新大陆命名,以表彰他对人类认识世界所做的杰出贡献。

巴西成为葡萄牙殖民地三百多年,直至1822年9月7日,巴西独立,成立了巴西帝国,年仅24岁的彼得罗一世成为巴西国王。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1889年,帝制垮台,巴西成立了联邦共和国。1891年,第一步宪法制定,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1969年,国名又改回巴西联邦共和国。

巴西共分为26个各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首都联邦区)。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女排

  1. 巴西人种

1500年葡萄牙人到来之前,已经有许多居住在巴西的土著人,他们是巴西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巴西居民,巴西土著人民是多样文化的拥有者,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方式简单,与大自然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文化并保持自己崇尚自然的信仰。到今天为止,在亚马逊丛林里,还居住着约260个巴西土著族群,各个部落有自己的崇拜图腾,有不同的自然色纹身,以示区别。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土著部落酋长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土著少女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土著人和居所

巴西成为葡萄牙殖民地期间,除了葡萄牙人,意大利,德国,波兰的欧洲白种人陆续不断地移居巴西,其中一部分人与当地印第安人融合在一起,于是出现了印欧混血种人。巴西国土广袤,需要大量劳动力,17世纪中叶,大批黑奴被贩运到巴西。又有了欧非、印非混血种人。19世纪末,东方黄种人,主要是日本和一些中国人也来到巴西。

目前,巴西的人种构成约47%是白种人,43是混血种人,7.%是黑人,2%是亚洲人,1%是印第安人。

3. 巴西文化

对于巴西人来说,他们以多元的种族和文化而自豪。巴西种族多样:土著族群,葡萄牙人和欧洲人,非洲人,亚洲人,不同族群的人民都是不同文化的载体。

葡萄牙人强行引入的殖民文化,语言文化,欧洲文化,非洲黑奴的非洲文化,亚洲文化,以及这些人的生活习惯相互影响,在巴西这块广袤的土地慢慢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巴西文化。

3.1 宗教文化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传统风格教堂

巴西的移民来自世界各地,因而集中了东西方多种宗教信仰。

在巴西的各种宗教中天主教是最大的宗教,其信徒占百分之90以上,人数比例多于世界上任何国家。

第二大宗教是坎东市莱教,该教名称主要通行于巴伊亚州,而在里约热内卢则称马昆巴,在圣保罗叫温班达。该教原为非洲尼日利亚、贝宁等地流行的一种原始宗教,供奉祖先和信仰自然神。随着黑奴被贩卖到巴西,原始宗教在巴西广为流传,但后来该教信徒遭遇天主教而逐渐减少并与天主教、印第安宗教相互渗透,形成了坎东布莱教。

此外还有亚洲人的佛教,以及西方国家和印第安原始宗教,种类不少,超一千多以上,但人数不多。

3.2.咖啡文化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咖啡农场

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从法属圭亚那引进咖啡树。十九世纪末,巴西经历了一个移民热潮,许多意大利工人来到巴西,开始大量种植咖啡。到二战前巴西就成为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曾经产量过剩,销毁过7800万袋。现在,巴西的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同时是世界第二大咖啡消费国,咖啡文化无所不在。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即将收获的咖啡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咖啡品牌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咖啡

3.3 饮食文化

巴西传统饮食文化深受葡萄牙和意大利美食的影响,中上层社会也多是欧式西餐。

巴西东北各州和巴西中西部的饮食文化则深受当地土著和非洲移民的影响。印第安人和非洲人的饮食文化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向全国各地渗透。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土著和非洲风格的黑豆饭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土著和非洲风格的黑豆饭

巴西有7400公里的海岸线,海鲜海味衣食当然也占据重要地位。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海鲜饭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海鲜饭

对于外来游客来说,最著名的莫过于巴西烤肉。一头牛按不同部位分解,大块成串,抹上粗盐在炭火上烤。服务员把烤好的肉串送到顾客桌前,由顾客挑选。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烤肉

3.4 足球文化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国足

一提到巴西,人们第一印象是“足球王国”美誉,世界上唯一得过五次世界冠军的国家。巴西足球明星辈出:贝利,外星人罗纳尔多,小罗罗纳尔迪尼奥,罗伯特卡洛斯,卡卡,内马尔,等等。巴西足球被誉为绿荫场上的桑巴舞。

4.巴西音乐舞蹈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印第安人排箫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小乐队

巴西是全球最重要的原创音乐王国之一,巴西人在多种文化(欧洲文化、非洲文化和印第安土著文化)融合基础上,为人类贡献了美妙的音乐财富,极大地丰富了世界音乐宝库。巴西不同时期的几种主要音乐类型:

4.1  朔罗(Choro)是一种著名的巴西民间音乐,起源于19世纪七十年代,发展于20世纪上半叶。这种音乐形式最初在里约热内卢街头以小乐队形式演奏,十分流行。朔罗的基本节奏来源于白人移民喜欢的波尔加、华尔兹和马祖卡舞曲,而非洲裔巴西人强大的音乐切分解构能力重塑了它们。朔罗以吉他、葡萄牙四弦小吉他(cavaquinho)、长笛和黑管为主要演奏乐器。Choro一词在葡语中意为“哭泣”。朔罗小乐队奏出的声音就像是弦乐和管乐吹奏的早期爵士,略带呜咽的忧伤应该来自葡萄牙抒情曲Modinha和巴西印第安人音乐。朔罗的特点是节奏快,欢乐感强。像许多巴西传统音乐一样,它受到多种非洲节奏的影响,创造出独特的声音。

4.2桑巴

桑巴(Samba)是巴西早期最重要的黑人奴隶种植园区巴伊亚州的黑人们发明的。在安哥拉和刚果的黑人语言中,Samba意为祈祷。而按照黑人传统,祈祷就要跳舞,那就必须有音乐。19世纪后期,1888年正式废除奴隶制之后,巴西出现了庞大的黑人移民潮,1872年,里约仅有27万人。到1920年,里约已是一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正是从东北部巴伊亚州向南迁徙到里约的黑人流民,在贫民窟里把桑巴发扬光大,使其成为里约最重要的都市流行乐。

起初,里约的白人中产阶级对这种以强烈的节奏为灵魂、舞姿貌似不雅的歌舞颇为抵触,但随着社区文化团体桑巴学校的诞生,桑巴迅速成为里约的一大特色,并在狂欢节上大放光彩。值得一提的是,自1930年起实际统治巴西十八年之久的瓦加斯,在桑巴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政府为了加强对巴西民族主义的认同感,开始在国内外大力推广桑巴,使桑巴成为国际上鲜明的巴西文化符号。直到今天,桑巴还在不断推陈出新,结合分化出各种地方形式。

桑巴音乐在和声和节奏上受朔罗音乐的影响。1930年代前后,巴伊亚的圆圈桑巴(SAMBA DE RODA)发展成速度更快、声部更复杂的桑巴风格,也就是现在著名的里约欢节上能够看到的桑巴,这种里约风格的桑巴迅速传遍巴西全国。

4.3 东北部音乐

节奏是巴西音乐的灵魂,而赋予萨尔瓦多音乐独特性的正是节奏,体现了鼓和打击乐的重要性和丰富性。巴西没有其他任何城市像萨尔瓦多那样总是勇敢地吸收大量世界音乐元素,如加勒比音乐、非洲音乐和北美音乐。他们在吸收某种外来风格后,很快地就赋予它地道的巴西风格。20世纪80年代美国黑人的灵魂乐、牙买加的雷鬼乐和古巴的萨尔萨(Salsa)到了萨尔瓦多,被配上非洲主题的歌词和舞蹈性极强的节奏后,迅速席卷巴西。那时的巴西,黑人意识正在觉醒,萨尔瓦多当之无愧地成为黑人文化复兴的中心,而音乐成为其最重要的支柱。

巴西东北部的累西腓是另一个音乐重镇。那里有美丽的沙滩和肥沃的土地。但往内陆开车一小时,就会进入贫瘠的卡廷加(CAATINGA)生态区。常年干旱使得农民季节性地迁移至海岸城市,由此融合出多样的音乐形态,它们被统称为东北部风格(Nordestina),如Frevo(累西腓特色狂欢节的主要音乐形态)、Maracatu(一种非洲节奏和葡萄牙旋律的混搭)、Baiao(手风琴、低音鼓和三角铁乐团伴奏的脚尖舞)。

4.4 伦巴达(LAMBADA)

即便在偏僻的亚马逊地区,亦因为融合产生出新的乐舞形式。位于亚马逊河口的贝伦市,原本有一种来源于黑人的传统鼓舞Carimbo,这种舞蹈音乐逐渐被电子化,同时几百公里以外圭亚那电台播放的古巴Salsa、牙买加雷鬼和多米尼加的Merengue节奏开始被吸纳进来,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形态伦巴达(Lambada)。20世纪八十年代,伦巴达又流传到萨尔瓦多,经过萨尔瓦多改造的伦巴达,变得略微轻柔,像是早期爵士。巴西有音乐就必定有舞蹈,伦巴达音乐,主要是双人舞蹈,加上性感的舞蹈服装,甚至比基尼,和热辣舞姿,醉迷欧美许多观众。随后,伦巴达被法国的唱片制作人带到欧洲,在整个20世纪九十年代风靡国际,成为了巴西对世界音乐的新贡献。

4.5 腹地乐(Sertanejo)

Sertanejo在葡语中意为“腹地的”、“腹地人”。这种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起源于巴西乡村,最初在圣保罗州,马托格罗索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流行,今天已风靡巴西全国。腹地音乐多数情况下都是二人组合,不乏兄弟姐妹两人组合。表达题材多样,感情丰富,节奏悠扬,韵律优美。

5 舞蹈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舞台桑巴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舞台桑巴

巴西舞蹈艺术的主流毫无疑问是快节奏的非洲风格的舞蹈,狂欢节的舞蹈。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狂欢节桑巴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狂欢节桑巴

  1. 节庆文化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狂欢节

巴西的特有文化气息还体现在节日庆典中,巴西狂欢节、迎新年都享誉全球。

5.1 巴西狂欢节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二十天左右。从东北城市开始,此落彼起,沿海岸线南下,一直接力到巴西南部的阿勒各累港市。最富盛名的狂欢节非利亚热内卢狂欢节莫属。

狂欢节歌舞以桑巴舞为主,起源于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跟随着黑奴传到巴西,它吸收葡萄牙人和印第安人音乐舞蹈艺术的风格,演变成巴西的桑巴舞。跳桑巴舞时,舞蹈者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抖动,最大限度地散发激情。在狂欢节中,除了全裸、诋毁宗教,杀人放火不可以做,都可以尽情表达。

5.2 帕林廷斯民俗节。

帕林廷斯是亚马孙河边一个人口只有9万的巴西小城市,每年总有那么几天,会有相当于当地人口数目的各国游客为它心动不已,甚至提前1年预订这里的旅馆,到那里领略浓烈亚马孙风情的狂欢节。在民俗节上每个人凭着自己的想象,把自己打伴得独一无二,是一场充满创意的盛会。虽然也是以热烈、激越、欢快的桑巴歌舞为主,但极具亚马逊风情。

5.3 里约迎新年狂欢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柯帕卡巴纳海滩

每年12月31日,都有近百万人,聚集在4.5公里长,近百米宽的柯帕卡巴那海滩,临时搭建许多舞台,载歌载舞。太阳西下后,所有人都穿着白衣白裤,手举荧光棒等节日助欢道具,一直狂欢到新年钟声响过后,才逐渐散去。最著名的迎新年狂欢节当属1999年12月31日晚狂欢节。

  1. 街头涂鸦文化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涂鸦墙前合影

巴西还有一个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涂鸦。这一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已经成为象征巴西文化与民族性格的艺术名片。

上世纪九十年代,巴西人便开始在高架桥下、楼宇和房屋的墙上进行涂鸦,但那时的绘画内容与水平大多不堪入目。

经过政府的集中清理整顿,涂鸦作品也逐渐开始向艺术化、个性化和创意化方向发展。

如今,巴西街头的涂鸦,不仅题材广泛,颜色鲜艳,绘画方式也更加艺术化,既充满想象力,又贴近生活,充满幽默感,也不乏对社会弊端的抨击与讽刺。

巴西人民也对涂鸦喜爱有加。一些居民为了彰显个性,会专门请涂鸦艺术家在家门口的墙上创作自己喜爱的涂鸦作品。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涂鸦艺术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涂鸦艺术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涂鸦艺术

  1. 到巴西去,有两座城市一定要进行深度游。

7.1 里约热内卢

巴西人说,“上帝花了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第七天创造了里约热内卢。”里约热内卢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枢纽和信息通讯、旅游、文化、金融和保险中心而闻名。

里约热内卢人口约640万,其中有超过40万人居住在贫民窟。贫穷、落后、愚昧使贫民窟成为犯罪的滋生地和庇护所。

漂亮的海滩边的富人海景房与贫民窟形成鲜明对比。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里约耶稣山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尼特罗伊当代艺术馆远景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尼特罗伊当代艺术馆近景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柯帕卡巴纳海滩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平民窟

7.2 巴西利亚

仅用四年时间建成的巴西首都,巴西利亚1970年建成,巴西政府把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市区建筑风格新颖独特,多姿多彩,融合了世界古今建筑艺术的精华,获有“世界建筑博览会”的称号。作为一座年轻的现代化都市,巴西利亚到处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1987年12月7日,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年轻的一个。 巴西利亚的旅游景点有著名的三权广场,巴西第一高塔--巴西利亚电视塔,巴西利亚大教堂等。

三权广场(Square of the Three Powers)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露天广场。广场周围的建筑设计构思大胆、线条优美、轻盈飘逸。三权广场代表国家三种权力:总统府,国会,联邦最高法院,被称为巴西的神经中枢。

两层楼高的总统府前的一尊两人持矛并肩而立的首都开拓者铜像,象征着巴西人民团结一心捍卫祖国。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三权广场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议会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外交部水晶宫

  1. 两座座教堂和一座善缘殿宇

巴西人极具创新思维,并勇于付诸实践。从教堂建筑风格可以领略一下:

葡萄牙殖民时期的教堂,都是欧洲古老传统典雅的教堂,哥特式教堂,在每一座城市,小镇都有教堂。

8.1 巴西利亚大教堂

巴西利亚大教堂,坐落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由无神论者建筑大师奥斯卡·涅莫亚设计,1970年5月31日完工。整体呈现双曲线型,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撑起教堂的玻璃穹顶,远处看去好似一顶皇冠。教堂大厅位于地面以下,内部最大为直径70米。这座现代化的教堂见证了巴西利亚这座最年轻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城市的辉煌。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利亚大教堂外观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利亚大教堂内观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利亚大教堂内观

8.2 里约大教堂又被称天梯教堂

是一座颠覆欧洲传统概念的教堂,历经12年时间,在1976年落成投入使用。她的风格迥异于同时期欧洲古老典雅教堂。里约大教堂的主体建筑是一座顶端呈圆锥形,造型时尚,给人金字塔般印象的钢筋水泥为主要建筑原料的现代建筑。教堂全身高80米,底座直径106米,可容纳2万人。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里约天梯教堂外观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里约天梯教堂内观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里约天梯教堂内观

8.3 巴西利亚善缘殿宇

从建筑风格,颠覆任何宗教场所的传统概念。从宗教思想方面,没有拘束,任何宗教信众都可以在这个道场与自己信奉的神交流,都可以在这里举行宗教仪式活动。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利亚善缘殿宇外观

  1. 巴西文化繁荣发展的土壤:守护传承,开放包容,大胆创新

巴西文化特色(巴西国家简介及文化风俗介绍)-米圈号

巴西联邦共和国国旗是长方形,旗地为绿色,中间是一个黄色的菱形,菱形的角点与旗边的距离均相等。菱形中央是一个蓝色的天球仪,拱形白带把天球仪分成上下两部分。白带上用葡萄牙文绿色字体写着:“秩序和进步”。绿色和黄色便是巴西的颜色。绿色象征巴西广大的丛林,黄色象征丰富的矿藏和资源。天球仪下半部分像征南半球太空,其中南方十字星座清晰可见。

来到巴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同人种族群,都带来祖籍国的传统文化信仰,并极力守护传承。

在巴西这片慷慨的土地上,在南十字星座的同一片蓝天下,在巴西共同生息的不同族群之间,他们互相敞开宽阔胸襟,相互包容,相互融合,为巴西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为巴西人培育出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使他们创新精神,融入艺术中,在音乐中,在舞蹈里,在建筑风格多样化里,在涂鸦墙上,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这应该是我们了解巴西文化最应该关注的几个字:

守护传承,开放包容,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