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在古代年也叫作“岁”。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连年有余

传说中,年是一个怪兽,一到冬天就会跑出来祸害百姓,后来百姓知道了年害怕红色和爆竹的声音,所以贴春联、放炮仗以驱赶年兽,过年当天晚上,长辈会给小辈发红包(压岁钱),有的地方会在孩子睡了以后偷偷放在枕头下,压岁钱意味着镇恶驱邪,保平安;中国过年还有守岁的习俗,守岁就是熬通宵不睡觉,而且是不关灯的,据说通宵守夜,可以守护平安;而灯火通明可以驱走邪疫,新的一年就会平安吉祥。

过了年之后,中国的农历春节并没有结束,一般会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下初一到十五,都有哪些习俗。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正月初一:守财、拜岁、鸡日

女娲在初一的时候造出来鸡,初一也叫作鸡日。

初一的早晨在吃早饭前,要先放炮仗,一般以放“鞭”为主,放鞭之后,满地铺红,意味着“满堂红”。初一还有个旧习俗,就是不用扫帚倒地,也不到垃圾,如果一定要扫地的话,那么就向门里扫,意味着守财不破财,因为这个风俗对于生活来说实在是有很多不便,所以逐渐的被不再保留了。古人的生活贫困,这些都是他们的期许,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希望生活好起来;拜岁,也是年俗之一,但并不是普遍的,因为“岁神”掌管吉凶平安,所以在初一早上迎新岁,准备斋菜拜祭“岁神”,人们都希望岁神保佑自己家。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初一习俗

正月初二:迎婿日、狗日

女娲在初二的时候造出来狗,初二也叫作狗日。

正月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也叫作:姑爷日。正月初二一早,女儿和女婿提着礼物一起回到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因为在古代,女儿出嫁就是客了,所以在这类事情上都会有一些要求,比如晚上不留宿娘家等,除非路远的另说。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已经开明起来,而且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一般都是轮流去男方家里或者女方家里过年,这样既公平又能照顾双方老人。无论在哪过年,过的是开心的团聚,希望大家都可以过一个祥和喜悦的春节。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大初二习俗

正月初三:(旧俗)烧门神纸、猪日

女娲在初三的时候造出来猪,初三也叫作猪日。

古时候,在正月初三有个旧俗,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新的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意思就是烧了门神纸,新年就开始了,也要开始谋划自己的生计了。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初三猪日

正月初四:羊日、灶神回民间

据传当时女娲造人,在初四这一天,造出了羊,所以初四这一天就叫做羊日,这一天,是不能杀羊的,如果初四天气好,说明今年的羊会养的好。羊在民俗中是吉祥的象征,被称为吉羊,因为羊儒雅温和。所以也有“三阳开泰”的说法。

这一天也是灶王爷回民间的日子,因为灶王爷在小年的时候上天汇报工作,初四就要回人间了。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初四接灶神

正月初五:迎五路财神、牛日

女娲在初五造出来牛,初五也叫作牛日。

在中国北方,初五早晨也要放鞭炮,迎财神,所谓五路就是:东西南北中,每条路上都可以迎来财神,人们满怀着对新年财运的向往,迎财、接财。因为这一天是财神日,所以很多商店都是初五开门做生意的,这样就可以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初五迎财神

正月初六:马日、送穷

女娲在正月初六造出了马,初六也叫做马日。

送穷是汉族的一个习俗,因为古时候人们都很穷,在初六这一天,人们就希望在这一天辞旧迎新,送走贫穷,新年能富贵。

传说女娲造人的前六日,先造出了六畜,后来在初七造出来了人,所以初一到初六叫做六畜之日。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六畜

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初七,女娲造出人类的日子。因此这天是人类的诞辰,就是人的生日,民间把初七叫做“人日”或“人胜节”。古人在初七这一天戴人胜(一种头饰),吃七宝羹(七种果菜,各地不同),吃面条(寓意辞了面条,人的双腿会被面条缠住,这样生命就能长久留住)。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初七人日

正月初八:谷日、顺星节

谷日,谷子的生日。要是初八天清气朗,那么今年庄家肯定丰收,如果这一天天气不好,那么庄家可能欠收成。

顺星节又名祭星。正月初八,不论人们有没有去庙里进香祀星君(顺星),等到晚上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以摆灯为主,有钱人家摆108盏灯花,一般人家摆49盏,最少也要摆9盏,登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罗侯和计都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祈求他们保佑自己。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初八谷日

正月初九:天日

正月初九也叫作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初九就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玉皇大帝代表至高无上的天。这一天,古代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上天,求天公赐福。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初九天日

正月初十:石头节

正月初十,称为石头节,就是石头神生日,也称“石磨日”、 “石不动”等。初十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等石器,老说法是动了这些会伤了庄稼。庄稼可是古人唯一的生计来源,所以古人必然慎重对待。这一天还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初十石磨日

正月十一:子婿日

正月十一,是岳父请女婿吃酒席的日子。在正月初九庆祝天公生日而剩下很多食物,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准备,就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间称为十一请子婿。这也是一个团聚的日子。古人女儿出嫁后不能随意回娘家,这些习俗都创造了团聚的机会。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正月十一子婿日

正月十二:老鼠节

正月十二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藏剪刀,收旧鞋等活动。

因为剪刀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像老鼠啃东西的声音,所以会用红布把剪刀藏起来,寓意这一天听不到类似的声音,一年家中无老鼠。

收旧鞋有两个寓意,一是旧鞋子中容易被老鼠当做鼠窝,所以这一天孩子们把旧鞋收起来,摆成老鼠洞的样子一起烧掉,寓意除掉了老鼠;鞋也代表着邪,所以扔掉旧鞋,便可去邪保平安。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老鼠节

正月十三、十四:看灯

正月十三、十四,舞狮、逛庙会。也有说法是正月十三是“灯头生日”,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古时候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民间有城隍庙的地方,大家都去逛城隍庙会。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观花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中国南北方在饮食和形式上都会有所差异,有一种说法是:南汤圆北元宵。目前正月十五保留的习俗是以观灯猜灯谜为主,传统习俗会出门赏月、燃灯放焰、拉兔子灯等。因为各地习俗不同,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

过了元宵节,传统中国春节也将正式告一段落。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闹元宵

因为现在社会与古代的生活节奏、方式上都有很多差异,所以很多的民俗已经不适合当代的社会环境,也有一些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被逐渐的淘汰掉。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就算我们不再以传统的形式庆祝,也要知道这些历史的存在。现在社会以及每个人,脚步都更匆忙了,但是,请大家不要忘了,我们民族还有很多的传说和故事,这些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祝福大家新的一年:猪年大吉,诸事顺利。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简介(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米圈号

传统民俗

感谢大家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