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轮次的详细划分(融资轮次ABCD轮是什么意思)-米圈号

企业融资,说白了就是获取正向的现金流。

一般来说,融资轮次的划分为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E轮等,但根据实际情况,有些项目也会进行PreA轮、A 轮、C 轮融资。不管是什么轮,其核心无非就是投资人投的钱多少的问题,越往后融到的钱也越多。

那么,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E轮之间除了时间顺序上的不同,以及融资金额的不同,还有什么差异?

据青锐创投合伙人吴斌介绍:

种子轮:一般是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创始人和一个想法的情况。种子轮的融资金额一般在50-100万,机构很难涉及,一般个人天使和孵化器基金会重点关注这块。

天使轮:一般是核心团队已经基本成型,项目有方向,也可能有了产品雏形,融资金额一般是小几百万人民币。真格、险峰、梅花,包括青锐这样的机构,会重点关注这块。

PreA轮:是因为资本寒冬生造出来的新概念,就是介于天使和A之间,融资金额一般是500-1500万人民币,参与PreA的机构,和上述重点关注天使轮的机构差不多。一些钱比较少的美元基金也会投这个阶段,比如戈壁、创新工场等。

A轮:一般是有产品且有充分数据,商业模式已经经过验证的。融资金额2000-3000万人民币居多。大部分目前市面上PR做的比较多的普通美元基金,都重点聚集在这个轮次,比如经纬、金沙江、晨兴、北极光等。

B轮:属于商业模式相对成熟,有数据,一般也有持续收入,这样的项目一般是细分领域且同类模式里面的龙头了。融资金额从5000万到上亿人民币都有。一般上述投A轮的VC也会投B轮。有钱的VC,如红杉、GGV等,一般会倾向于在这个阶段介入。

C轮、D轮:一般都是持续扩展中的用钱,包括另外一个竞争对手互相烧钱。同一个细分领域的同样模式,一般不可能有第三个获得C轮以后融资的,最多两个。另外,一些在B轮后已经获得较好收入甚至盈亏平衡的,不一定需要C轮及以后的新融资了。C轮、D轮一般都是数亿人民币。事实上除了红杉、GGV这样的大户,大部分VC都没有足够的钱投C、D轮。在这个阶段,战略投资人开始活跃,主要是BAT以及其他大的上市公司。

E轮、F轮、G轮......:一般需要持续烧钱的巨型项目才需要D轮及以后的融资,比如滴滴、饿了么之类的O2O共享模式。这里面的玩家往往是土豪,包括淡马锡、GLC这样的老玩家,也包括DST这样的新玩家。另外,国内人民币土豪也经常出现在这个名单中,比如中信集团这样的机构,以及保险、银行这样的金融巨头。

企业融资有明确的轮次,每一个轮次代表了公司特殊的发展阶段,比如天使轮看人,A轮看产品,B轮看数据,C轮看收入,上市看利润。无论是哪个阶段的融资都要有相应的价值交换,如果是股权融资,由于股权融资的成本是最高的,对于创业企业来说,能少融资就少融资吧,避免稀释太多的股份,毕竟发生融到最后创始团队不能控股的情况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所以,各种Pre-X或者X 轮的融资能够避免就尽量避免吧。作者 | 乔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