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本草纲目》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你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写了多久时间吗?

写作《本草纲目》李时珍花费了27年,在他61岁那年最终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这本由李时珍编撰的本草著作,共计52卷,全书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3种,载入药方11096个,附有动植物图1110幅。

李时珍本草纲目写了多久时间(《本草纲目》背后的故事)-米圈号

这本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可以说,《本草纲目》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书所望尘莫及的。

不仅如此,《本草纲目》还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俄文和朝文,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至连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仔细研读过,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赞誉颇高。

然而这本世界巨著,承载的却是李时珍坎坷的一生,直至逝世,他也没能看到印刷好的《本草纲目》。

投笔从医,出走太医院

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其祖父与父亲都是当时名医。然而,在他生活的明朝,医生地位并不高,唯有科举才是人们所推崇的正途。

李时珍本草纲目写了多久时间(《本草纲目》背后的故事)-米圈号

因此,李时珍从小苦读,14岁时考取秀才。然而他始终志不在此,从小便喜爱医学,此后连续几次都未考中举人,渐渐便有意从医。

23岁那年,李时珍正式跟随父亲学行医之道。天资聪颖加上勤奋过人,很快李时珍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名医。

机缘巧合,富顺王朱厚焜为医治其子,找到了李时珍。这时他已行医几年,凭借着精湛的医术手到病除,名声大噪。楚王朱英裣请李时珍担任王府的“奉祠正”,仅仅过去五年,李时珍便被推荐到太医院,成为御医。

李时珍本草纲目写了多久时间(《本草纲目》背后的故事)-米圈号

在太医院期间,李时珍无心仕途,一心学习。由于这里有大量珍贵的医药学文献典籍,和丰富的御药实物和药物标本,他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研读,医术和知识与日俱增,眼界和见识都得到了提升。

后来,对宫廷规矩和勾心斗角感到厌烦的李时珍选择了离开,从太医院出走,自己开设了东璧堂。在这里,他救治了很多身患疑难杂症的病人,也积累了更多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医学知识储备。

立志著书,寒暑廿七载

李时珍本草纲目写了多久时间(《本草纲目》背后的故事)-米圈号

早在青年时期,李时珍就已发现一些医学著作非但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地方完全错误。于是,他立志要撰写一部药物学的书籍,整理补充前人的药书,为后世行医者提供更可靠的医学药典。

34岁这年,李时珍正式著书。为了著成此书,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医者仁心,遇到不肯定的事情,李时珍多方查阅资料,自己亲赴实地考察,力求准确。

例如,在蕲州有一种白花蛇,由于它是名贵的药材,但又“牙利而毒”,所以不少人都从蛇贩子手里收购。李时珍发现蕲州本地抓的白花蛇与蛇贩子卖的有些微的区别,便多加留心,予以查证。

李时珍本草纲目写了多久时间(《本草纲目》背后的故事)-米圈号

为了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李时珍和蕲州捕蛇者一起,奔向盛产白花蛇的龙峰山,躲在附近洞穴,等待蛇的出现。又和蛇贩子交流,向他们请教,得知他们的白花蛇是从江西兴国州所辖的一座山里逮的,且无毒。

经过多方调查,李时珍发现两种蛇虽然都是“黑质而白章”,但蕲州蛇助下有24个斜方格子,且比兴国蛇稍短小;蕲州蛇死不闭眼,兴国蛇死即瞑目。在临床使用时,兴国蛇虽有除风湿和筋骨病的效果,但远不及蕲州蛇效果好。

于是,他把这些鉴别要点记下来,写成《蕲蛇传》。自此中药材便有“白花蛇”和“蕲蛇”两种药名,为后世医生临床选用提供了方便,也避免了大量误用蕲州“白花蛇”而发生的中毒现象。

李时珍本草纲目写了多久时间(《本草纲目》背后的故事)-米圈号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他的足迹遍及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向当地老百姓虚心求教,收集大量标本和民间单方,对药物的生长、分布情况作了详尽记录,并且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经过廿七年的不懈努力,李时珍终于完成了这本近200万字的巨著。

多方奔走,王世贞作序

书是写好了,可李时珍当时只是一位医生,又哪有出版商肯为他印刷出版呢?为了早日付梓刊印,李时珍多方奔走,亲自拜访访当时的文坛领袖王世贞,请他为该书题写序言。

王世贞对李时珍赞叹不已,称颂他“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并对《本草纲目》欣赏有加,赞誉其“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写了多久时间(《本草纲目》背后的故事)-米圈号

有了王世贞的序文,南京书商胡乘龙答应承印,然而就在作完序的那一年,王世贞病逝。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本草纲目》印刷工程量浩大,李时珍生前也并未亲眼见证《本草纲目》刊刻出版。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我想如果李时珍知晓后人如此重视他所撰写的《本草纲目》,一定会感到欣慰吧。毕竟这是他付出了一辈子、等待了一辈子的心血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