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别称和代称较多,最常见的有"中华"、"华夏"、"九州"、"赤县·神州""四海八荒"和"海内"。这些别称和代称则从不同文化角度表达着不同的意境和意含,均自有特色而各领风骚。

"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松之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历朝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均统称中华,泛指全国。唐人韩偓有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相对应。自此之后"中华"一词常出现于典籍,人们将侨居海外的中国人称之为"华侨",外国人赴中国叫作"来华"。

中国别称有几个(中国的别称和代称有哪些)-米圈号

"华夏"我国凡称"夏"之所,多在青藏高原之北及东北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塬广大地区。夏在古代有"大"的含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到了商朝时,由于实行裕民政治,政治和文化都比以前有所进步,社会发展较快,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少数民族都向商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九州"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相传夏朝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地域划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另在《淮南·地形》中又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戌州、弇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正由于古代的传说和设置,之后便有了以"九州"泛指中国的称谓。随着九州之意的出现又派生出了九域、九牧、九区等说法。《荀子》载有"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郑祀志》载:"禹牧九州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汉书》又记:"《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宋代又绘制《九域图》、《九域志》,皆绘记着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但目前认识较一致的为《尚书》所记之"九州"。《尚书》所说各州对应当今地域范围大体如下:冀州相当今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东南部;兖州相当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一带;青州相当今山东东部和北部;徐州相当河南东南部、安徽东北部、山东南部和江苏省北部地区;扬州相当今安徽省南部、江苏省南部、江西省东部以及浙江和福建省部分地区;荆州相当湖南、湖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部分地区;豫州相当今河南省南部、西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梁州相当今陕西省南部、四川省东部地区;雍州相当今陕西省、甘肃省和宁夏部分地区。

"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邹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到了后来,更多的人将这一称谓分开来用,或称"赤县"、称"神州",其意皆指"中国"。毛主席诗词中"长夜难明赤县天"和"六亿神州尽舜尧"也采用了"赤县·神州"这一说法。

"四海、八荒"中华民族生存的地域位于地球最辽阔的欧亚大陆东部,但上古时人们觉得所处大地领域广阔,腹地纵深,认为所住大陆的四周频临大海,称其为"四海",即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东海、南海尚好理解,西海、北海古人见大水面亦认为海。汉"苏武牧羊"就称放牧在北海,今西北人仍将湖称"海子"。四海之外还有荒远之地为"八荒":分别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说苑辨物》载:"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即为此意。"九州"指中原地带,"四海"则较远,"八荒"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

"海内"日常人们曾以海内、海外的提法表示中国内陆及国外,其源于古代人的一种说法。《辞海》中对"四海"条目注释有:古人以为中国周围都是海,所以把中国看作为"海内",把外国称之为"海外"。如汉高祖刘邦在《大风歌》中唱有"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就有"海内"之称,唐诗人王勃有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亦称海内。现代人们又将出洋外国的华人称之为"海外侨胞"。